当前位置:首页 > 瑶族文化 > 理论探讨 正文

大化县宫氼瑶喊歌文化初探

2016-04-23    来源:大化县江南乡府 卢桂锋    点击:1349次

大化县宫氼瑶喊歌文化初探
 
卢桂锋
 
        大化瑶族自治县江南、百马、古文乡一带聚居的宫氼瑶是土著瑶族的一个支系,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传说远古“水盈天,人将灭”时,雷神赐予伦布兄妹一颗葫芦种子,种下三日后长出一个大葫芦,伦布兄妹带着粮食种子以及家禽家畜钻进葫芦里,漂浮四十多天才逃过了此次灭顶之灾而获得重生,后又再造子民。为了记念这一段历史,人们将本民族命名为“宫氼瑶”。             
        “宫氼瑶”因“宫”字形似葫芦,宫氼瑶依靠大葫芦得以逃生,葫芦便成了他们心中神圣的“宫殿”。“氼”读音mei,会意字,水上人下,其意是人没在水里,最终躲过了各种天灾人难,得以胜利逃生。“氼”字反映了古代人类面临大自然灾害的无助与无奈,也对水灾给人类留下的难以湮灭的集体记忆。可以说,宫氼瑶把灾难和幸运融为一体,将铭记与感恩合为族名,体现了这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豪放的性格。
        江南宫氼瑶喊歌源于明代末年,由于当时连年战乱和饥荒,生活困难,宫氼瑶先民被迫背井离乡,最终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大化县江南乡的深山里安身立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从居住环境来看,由于“入山唯恐不深、入林唯恐不密”的缘故,瑶民们居住的环境极为恶劣,往往抬头望得见,百叫难听到,只能通过大声喊才能听见,久而久之,这种喊就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即喊歌。现在流传在被誉为《美人关》的江南乡古茶一带的喊歌习俗,据说是由此而来的。传说古茶美人关是盘龙盘古的圣殿,是瑶族情人“佤钵”部落的发源地,歌仙山伯和英台的故乡。这种喊歌习俗又来已久,内涵丰富,深深地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瑶民。自古至今,江南瑶山的沟沟弄弄因喊歌而变成了情的世界,歌的海洋。从民族信仰来看,宫氼瑶有着忠厚的民族情结和深厚的民族信仰,很多人都得学会知恩、谦让、友爱、懂理、善德,他们信奉盘龙盘古以及生造万物的“老母”,宫氼瑶人每到四十不惑之年需要受“老母”传人的洗礼,经历半生的人世沧桑之后,尤为需收心养性。很多人在此时期便跟随老一辈修者学诗吟作,每逢佳节或喜事,大家就聚在火堆旁把酒欢歌,男的通常腰间挂系着一个葫芦酒壶,女的手里端着一个海碗盛酒,喊过一旬后,随着女的向男人敬酒,以示崇拜。重大日子或节日,就要集中许多唱工一同庆贺,意义在于庆祝瑶人获得的重生,还有预祝瑶人创造美好的日子。由于此歌先由一主唱人作歌吟喊,再由一群人和声随唱的形式出现,常人便称:喊歌。
        喊歌,是瑶族人吟诗作对的一种方式,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最高形式的表现,所有的诗句都以五言绝句为主,上句和下句之间语调平仄押韵,诗词大多涉及《老母经》、《盘龙盘古》、《阴阳生死道》、《古言古训》、《师道》、《生道》、《礼乐》等。喊歌乃原生态的发音模式,歌词音律对仗工整,极富韵味。其内容非常丰富,涵盖瑶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说教的、有评书的、有典赞的、有感恩的;有恋歌、有酒歌、有哀歌、有挽歌等等。虽为喊歌,但通常吟唱结合,听者易情,吟者益志,几乎涵盖人类所有的情感和生活感受。
        喊歌,旋律简单而富含情味,是易学而不生疏的传统音律。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忙着生计,山门大开,传统文化受到了冲撞,文艺文化停滞不前,喊歌同瑶族人另外一种“歌林会”已频临失传。幸运的是,江南乡陇丘村古茶屯,一个号称“美人关”的山水圣地,“佤钵部落”喊歌文化借以《宫氼瑶喊歌》开始换发了新的生机。近几年,陆续有一些宫氼瑶歌手参加各类不同形式的文艺节,江南乡合民村韦朝海等人曾参加巴马县庆和河池铜鼓艺术节庆活动,陇丘村卢元利、蓝娅秀老人喊歌文艺队曾多次参加县乡举办的文艺才艺表演,2011年参加文化广场三八节慰问演出,2012年带队参加广西电视台组织的“豪爵乡村行”文艺演出;2014年参加大化县祝著节文艺演出;并积极参加江南乡祝著节活动和瑶族“六月六”佤钵节文艺活动等,使宫氼瑶喊歌逐步为世人所认识,并引起重视。
        当然,作为一个源于民间、藏于民间的瑶族喊歌文化,要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为此,笔者建议:一是组建宫氼瑶民间喊歌文化艺术队,让宫氼瑶喊歌文化“有人唱,有人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二是加大软硬件建设。在硬件上,需与上级相关政府部门配合,发动所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设古茶美人关景区宫氼瑶喊歌“佤钵”全景舞台、宫氼瑶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以及周边村屯的道路硬化建设;在软件上,完善江南瑶山的民俗习俗文化的交流平台,并将喊歌文化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在中青年文艺爱好者中选拔德艺双全的优秀人才充当喊歌文化传承人;三是建设宫氼瑶喊歌艺术之乡,把大化这块江南宝地变成人间乐土,让喊歌文化代代相传,经久不息。